有时候真的在想,科技的进步到底意味着什么?
之前因为上班远,网约车确实提供了便利,两个人拼车的价格也比公交车贵不了多少。
很长一段时间都选择拼车上下班,但是遇到的人多了什么奇葩都能见到。
车已经到了楼下,电话过去人还没起床的,然后大家都在等着。
定位定错了不是自己要去的地方坚决不下车要先把她送到才行。
明明选择一个人拼车结果去到路边站着几个人。
两个认识的人上车要选择一个坐副驾一个坐后面,一路上还有说不完的话。
一对情侣坐在后面还卿卿我我地不停地秀恩爱。
明明很赶时间还要选择拼车,车上不停催促她要迟到的。
当然这些都只是众多拼友中的个别奇葩,还是有遇到许多友有趣的人。只是有时候也会在想,我们可以司机相互评分,那么乘客间是不是可以也同样有评分系统,对于那些爱无理取闹的人就不要参与到拼车中来了。
芝麻信用已经出来很久了,因为真的用不着,也就没去在意了。
记得刚出来的时候,为了有更高的信用分,要去绑定一些身份证明,要加好多好友。
当然也看高分其实也能带来不少有吸引力的优惠,
例如租车免押金,办卡免手续,签证门槛降低等,仿佛高分你就会打上能被优待的标签。
然后你为了高分你要做点什么?
开始使用你并没有觉得很好的网购平台?
添加许多你其实根本不曾联系的“好友”?
提交各种能够证明的身份地位的资料?
然后,你就这么被绑架走了。
想到很苦逼的岗位,如果一天中能遇到奇葩的人最多的岗位,那应该就是客服。
很多时候,他的收入都和每次电话后你给出的评分挂钩。
而更多时候,你满意的话你并不会在意给他一个好评,
却一定会在不满意的以后恨不得多给几个差评。
所以评分的机制真的能让服务做得更好吗?
如果真的想要把服务做到最好,我想每一个差评都应该有回访。
毕竟这个世界上不讲道理的人太多,
而沟通中容易产生的误会也无处不在。
说这么多,大体是因为《黑镜》带来的感触。故事的情节就不多说了,从循序渐进的压抑到最后女主的爆发,突然觉得豁然开朗,还有什么比做最真实的自我更加自在。
我们总想通过评分表达自己的不满,也有许多人在为了生活在追求别人给予的高分。常常会因为别人的推荐而去某些景点,因为网络上的高分好评而去体验一家餐厅,可是最后正如我在某餐厅前的感慨:中国人都是被攻略骗过来的,老外都是被排队的中国人骗进去的。
思考源于《黑镜》系列第三季第一集。